一句话优势
零信任架构保障数据本地可信流通,充分释放数据价值。
挑战
数据孤岛问题严重
不同部门、单位间数据隔离,缺乏高效协同机制,数据流通受阻。数据安全与隐私合规压力大
数据流通伴随着数据安全、合规和隐私保护风险,容易发生泄露和滥用。接口标准缺乏、对接成本高
缺少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,频繁定制接口,平台对接复杂、效率低下。数据流通可控性和可溯源性不足
难以对数据全生命周期进行有效监管和审计,责任归属不清。跨域协作机制不健全
在跨部门、跨组织、跨行业场景下的数据定价、收益分配、权责划分尚未完善。高价值数据资产可信共享难
高价值数据往往因担心安全和利益分配,无法实现充分共享和利用。
系统价值
构建跨部门、跨组织的数据安全流通生态,保障数据权属、合规与隐私,促进数据价值变现与创新应用。
以隐私计算、数据水印、自动合规、精细化权限为核心技术,实现数据“可用不可见、可控可计量、可溯可审计”。
用数据处理、数据挖掘组件和函数,助力用户真正实现数据资产沉淀、共享及增值,为企业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提供可信数据底座。
典型客户场景
政府(委办局/智慧城市/数据局)——对社会数据统筹、安全共享和监管有高要求
金融(银行、保险、证券)——要求多组织间安全合规交换数据,实现金融科技创新
医疗(医院、医保局等)——需实现医疗信息的合规流通与患者隐私保护
能源、运营商、大型集团企业——推动内部、上下游协同与数据变现
科研院所&高校——多单位联合建模、协同研究与数据动态保护
解决用户痛点
数据孤岛严重,多部门、单位间数据缺少可信任的流通协作
传统共享模式下,数据授权粗放、合规难、泄露风险高
频繁定制接口、反复数据脱敏,技术门槛高、协作效率低
缺乏端到端的数据流通审计与溯源能力,责任界定困难
跨领域协作中的数据定价、收益分配与权益归属不清晰
产品优点
零信任架构,端到端自动化合规保护,满足等保/国密/行业合规要求
丰富的安全治理组件:数据集成、数据治理、数据开发、数据脱敏、动态水印、自动化权限审批、敏感数据识别等
强大的跨域协同能力:支持多组织、多地域数据空间联邦治理
高性能底座,批量自动化编目、治理与资源目录开放,实现多模数据高效管理
全链路操作与流通审计,数据全生命周期可控可溯
典型功能
自动化数据编目与归集,目录/资产一键生成
丰富的数据开发、数据治理、机器学习、BI分析组件,极大减轻服务方工作负担
高粒度数据权限分级审批与全自动合规校验
灵活的数据脱敏策略与敏感数据识别
数据存证使用溯源,防止泄密与追责可查
可信第三方隐私计算空间,支撑数据“可用不可见”分析
支持数据资源交易、计量和定价,支持数据价值化流通
全域数据流通日志与行为审计,自动输出合规报告
多租户多空间协作分权管理,满足超大型组织协作需求